“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家风”又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之根上的集体认同,“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训和家风建设有许多论述,如“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家风“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等;学习这些论述,对于科学把握和有力推进党关于党风政风民风根本性好转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家训与家风》,将以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母”(孟子、陶侃、欧阳修、岳飞的母亲)、四位“非凡”的父亲(孔子、刘邦、诸葛亮、司马光)为借鉴,选取以《孔子家语》《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诫子书》为代表的传世“家训”,分享探讨如何解决“子不承父业”、“富不过三代”、“一代不如一代”等家庭家族大难题,帮助企业家解决“家族财富继承”与“家族文化传承”的双重核心问题,如愿以偿地“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守护好家道、继承好家业”。
jquery通用新窗口打开